历史上的武林高手有哪些人,介绍五位清末民初之前的武林高手。
1,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小名香孩儿。涿郡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后周护圣都指挥使宋宣祖赵弘殷次子,母为昭宪太后。
赵匡胤出身军人家庭,后汉时投奔枢密使郭威,致身行伍。广顺元年(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补任东西班行首,拜滑州副指挥使。广顺三年(953年),郭威养子柴荣(后周世宗)为开封府尹,赵匡胤转为开封府马直军使,并随征北汉、南唐,战功卓著。柴荣病重时,升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最高统帅。显德七年(960年),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同年,赵匡胤登基为帝,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北宋。
赵匡胤一条囚笼棒打天下,独创了太祖长拳。
2,岳飞。
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宋朝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在北宋末年投军,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官至少保、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南宋王朝建立,他上书指责黄潜善、汪伯彦等,反对南迁,被革职。后改从王彦,与金兵战于太行山;复随宗泽守卫开封,任统制。
从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到绍兴十一年(1141年),在此十余年间,岳飞率领岳家军与金军进行过数百次大小战斗,收复建康,平农民叛乱,功勋卓著。
岳飞独创了岳家散手和鹰爪拳。
3,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谥武毅。山东蓬莱人,但有一说是山东济宁人,另一说是安徽定远人。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嘉靖、万历年间,戚继光率戚家军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成为明朝的抗倭将领;戚继光率军镇守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保障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
4,俞大猷。
俞大猷(1503年-1579年),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诗人、民族英雄。
俞大猷一生几乎都在与倭寇作战,战功显赫,他所率领的“俞家军”甚至能将敌人吓退,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扫平了为患多年以及趁机作乱的伪倭寇。俞大猷虽然战功累累,却经常被弹劾而遭到免官,甚至多次被他人冒领军功,但俞大猷却从来不会计较,仍旧全力打击倭寇。
俞大猷创立兵车营,设计创造了用兵车对付骑兵的战术。官授平蛮将军,死后被追谥为武襄。著有《兵法发微》、《剑经》、《洗海近事》、《续武经总要》等军事、武术作品,后人将俞大猷生平所作诗词等编汇成《正气堂集》。
5,王征南。
王征南(1617—1669),名来咸,字征南。浙江宁波府奉化人。早年从军,以“七矢破的,补临山把总”,由于“屡立战功”,官至于“都督佥事副总兵”。由于参与反清复明,事败后隐居乡野,“终身菜食以明其志”。
王征南,又名王瑞伯,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武当派拳师。他是反清复明的志士,抗清失败后,黄宗羲返归家乡,在宁波城西的白云庄讲学,结识了王征南,两人成为好友。
村后山岙里还有一座具有700多年历史的铁佛寺,原为王应麟的家庙,王瑞伯曾隐居于此。他一生收徒极严,四明内家拳的真髓只授予了黄宗羲的儿子黄百家,然而黄百家却没有能够将之传播。在他后来所写的《王征南先生传》中,黄百家沉痛地说道:“余既负先生之知,则此术已成广陵散矣,余宁忍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