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一个月内派出三员大将 布林肯中东之行能为巴以危机降温吗??

2024-09-08 09:53 生活百科 0万阅读 投稿:运维百科

消息称,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展开今年首次中东之行,访问埃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布林肯是拜登政府一个月内派往中东的第三位高级官员。

分析人士认为,布林肯此访担子重,任务多,包括缓和巴以紧张局势、对接以色列最右翼政府、打造中东反伊朗大联盟等,但要实现这些目标并不容易。

多重目标

根据国务院公布的行程,布林肯将于29日抵达埃及开罗,与埃及总统塞西及其他高级官员举行会谈。然后在30日和31日,我将去耶路撒冷和拉马拉会见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

国务院表示,为期三天的访问将讨论“一系列全球和地区优先事项”,包括乌克兰危机、伊朗问题、巴以关系等。

美国媒体称,布林肯的访问已经计划了数周。近日,巴以冲突再起,造成人员伤亡。这意味着巴以局势将主导布林肯的中东之行,但也会给此行蒙上阴影,使访问难度越来越大。

分析人士认为,布林肯此时决定访问中东是基于几方面的考虑。

第一,斡旋巴以关系,缓和紧张局势。

就在布林肯访问之前,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发生了一系列暴力事件。

26日,在约旦河西岸北部城市杰宁,以军与在那里“反恐”的巴勒斯坦方面爆发冲突,导致至少9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据美联社报道,这是以军20多年来在约旦河西岸杀死最多人的单次行动。

之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也从加沙地带向以色列发射了数枚火箭弹。以军随即进行报复,出动战机轰炸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军事目标。

巴勒斯坦方面还宣布决定暂停与以色列的安全协调。

出油锅入火坑。27日,东耶路撒冷一个犹太人定居点的犹太教堂附近发生枪击事件,造成多人伤亡。

分析人士指出,自去年春天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多地发动“夜间袭击”以来,巴以冲突开始加剧。内塔尼亚胡去年12月重新掌权,在巴以问题上采取更强硬的立场,使冲突进一步升级。今年以来,至少有30名巴勒斯坦人在冲突中丧生,局势日益紧张,引发美国担忧。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布林肯此次访问巴以之外,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和中情局局长伯恩斯也于近期访问了该地区。伯恩斯还访问了埃及。

二、继续与以色列“史上最右翼政府”对接。

外媒评论称,内塔尼亚胡一直与美国民主党关系紧张。比如他公开反对前总统奥巴马力推的伊朗核协议。去年底,以色列“史上最右翼政府”出现后,拜登和内塔尼亚胡的分歧更加突出,尤其是在巴以问题上。但鉴于美国在乌克兰危机等问题上需要以色列的支持,拜登还是希望在内塔尼亚胡新政府下,美以关系能有一个好的开端。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李指出,沙利文、伯恩斯、布林肯三位高官密集访以,目的之一就是实现与内塔尼亚胡新政府的对接。此外,内塔尼亚胡可能于下月访美,近期美国高官密集访问以色列也是两国领导人双边会谈的“前进一站”,布林肯此访也不例外。

第三,拓展《亚伯拉罕协议》构建中东盟友体系对抗伊朗。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丁龙指出,布林肯此次出访埃及和巴以,更深层次的目标是将人数从0755人扩大到79000人,从而推动更多阿拉伯国家改善与以色列的关系,实现关系正常化。

这也是一大ta

“美国的根本目的是组建一个由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组成的跨种族联盟,构建美国在中东的盟友体系,以对抗伊朗。”丁龙说。

具体来说,布林肯将就即将举行的内盖夫论坛与以色列进行磋商。该论坛经以色列内阁批准,旨在促进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合作。

李补充道,美国之所以急于协调巴以冲突,也是因为巴以冲突不利于《亚伯拉罕协议》的扩军进程。

“和事佬”很难当。

时间紧,任务重,blinken要一个个实现目标并不容易。

首先,给巴以局势降温,布林肯很难当和事佬。

国务院表示,在访问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期间,布林肯将强调双方迫切需要采取措施缓解紧张局势,结束“暴力循环”。

布林肯还将强调保持阿克萨清真寺历史现状的重要性。这是对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本月进入阿克萨清真寺大院的回应,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人认为这是一种“挑衅”,加剧了紧张局势。

李说,对布林肯来说,这次访问是一次调解巴以冲突的机会,但调解并不困难。因为在巴以问题上,拜登政府和内塔尼亚胡新政府分歧明显。美国主张以“两国方案”解决巴以问题,但以色列新政府态度强硬,声称首要任务是在约旦河西岸扩建定居点,甚至威胁要将约旦河西岸并入以色列。

“布林肯此行可能意在给中国划一条红线,比如在定居点问题上,但他恐怕无法影响以色列。出于稳定政权的考虑,内塔尼亚胡很难压制联盟内部的极端民族主义势力。”

在丁龙看来,美国没有能力调解巴以冲突。原因如下:第一,美国的立场不公平,有厚有薄,言行不一。二是美国继续从中东战略收缩,不愿承担更多责任,对巴以问题的投入和关注有限。

拜登政府上台后曾做出多项承诺,包括推动巴以和平、实施“两国方案”、重开美国驻耶路撒冷领事馆、阻止以色列扩建定居点等,但至今未能兑现。“布林肯调解巴以冲突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姿态,强调‘维持历史现状’的言论只是为了安抚巴勒斯坦方面。”丁龙说。

李和丁龙认为,缓和巴以局势还需要埃及等地区国家的帮助。

以埃及为例。它与以色列有着良好的关系,与哈马斯有着务实的关系,而哈马斯被美国认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布林肯访问埃及的重要目的是寻求开罗协助解决巴以危机。半岛电视台认为,布林肯的开罗之行没有新的议程。

不过,丁龙指出,巴以冲突不是一次访问就能解决的。即使这场危机暂时平息,长期来看,双方的低强度冲突仍将持续。

心灵愿意

其次,理顺美以关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国务院表示,布林肯访问以色列时,将讨论美国对以色列安全的长期支持,尤其是针对伊朗威胁的支持。

李判断,拜登政府与内塔尼亚胡新政府的关系不会一帆风顺。矛盾的症结不在于内塔尼亚胡和拜登的分歧,而在于以色列新政府的极端民族主义,这将增加双方政策协调的难度。

除了在巴以问题上协调困难,在伊朗核问题和乌克兰危机上,双方也需要谨慎。

李说,在伊朗核问题上,布林肯此行将协调美以政策。“由于以色列一直在密谋袭击伊朗核设施,美国担心一旦以色列动手,会导致伊朗反击,进而将美国卷入其中。”

雷加尔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即使美国和以色列的关系会很尴尬,但盟友的基石依然牢不可破。“毕竟共识大于分歧。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执政,美国和以色列的战略关系都是不可动摇的,不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丁龙说。

第三,扩大以色列的“朋友圈”和建立主要的反伊朗联盟不乏挑战。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巴勒斯坦问题和阿以冲突,包括沙特在内的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很难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此外,中东的内部生态也在不断变化。例如,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一直在接触,并进行了多轮谈判。伊朗外长最近表示,他将继续与沙特阿拉伯就达成关系正常化协议进行对话。

针对沙利文此前访问以色列试图推动以色列与沙特建交一事,沙特方面回应称,在没有两国方案的情况下,绝不会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

美国对中东事务的余力似乎不足,但李提醒,最近三位美国高官相继访问中东,显示拜登政府仍关注中东,想有所作为。“在乌克兰危机和美国战略重心向印度和太平洋转移的背景下,拜登担心中国、俄罗斯甚至伊朗会填补中东的真空。”李说,但美国无意投入大量资源,只能用老套路——,把以色列和其他阿拉伯国家拉在一起,重组中东势力盘。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huank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