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粉色头发被网暴的女孩走了 该反思的是谁??

2024-08-22 10:38 生活百科 0万阅读 投稿:开发百科

据荔枝新闻报道,郑与抑郁症抗争了半年,终于为她离开了这个不堪回首的世界。很多人对郑这个名字并不熟悉,所以这条新闻的大部分标题都称她为“染了粉色头发被网络暴力攻击的女孩”。

粉红色头发的郑

半年前,郑被华东师范大学录取。她开心地记录下在病床上与爷爷分享喜悦的瞬间。这张唱片在网上意外获得了很高的流量。没想到,因为她染了粉红色的头发,很多人恶意评论。有人指责她染粉红色有伤风化。有人批评她不是老师。有人说她利用身患重病的爷爷靠“吃人血馒头”挣钱,还有人盗用她的图片编造所谓“老幼情缘”的故事。在所有的喧嚣中,当事人辩护的声音是如此的微不足道。之后,她将头发染回黑色,并移除了那些应用,但在深夜,一场铺天盖地的恶意网络攻击萦绕在她的脑海中,成为挥之不去的问题。

她非常努力地抗争和自救,固定证据,找律师打官司,起诉那些在网上暴力攻击她的人;得了抑郁症之后,去看医生,考雅思,上健身班,和朋友聊天,努力充实自己。她身边也有很多支持的力量,比如免费为她维权的律师,经常陪伴她的朋友,留言支持安慰她,愿意倾听她的陌生人。但这一切都没能帮她修复那无数的伤痕,她越来越软弱,越来越消极,最终以悲剧收场。

博主“设法”开拖拉机,自己开车

网络暴力的受害者远不止郑。就在前两天,一个叫“关关”的视频博主自杀,不堪网络暴力。关观本是一个普通的视频博主。他曾因在西藏开拖拉机而走红,积累了30万粉丝。据其妻子介绍,这半年来,关关一直受到黑粉网络的暴力攻击,遭受各种侮辱和诽谤。最后,悲愤之下,他以喝农药直播自杀的极端方式,试图找出黑粉,还自己清白。关关的妻子说,没有经历过网络暴力的人不会知道受害者发生了什么。

刘学生前微博回应。

确实如此。一年前死于网络暴力的刘学在遗书中说,每天被大量小号攻击实在是无法忍受。根据新浪微博当时公布的数据,微博清理了290起举报投诉,暂停了1000多名用户的私信功能。我在刘学的阿姨说,起初,她觉得她只是忽视了网络暴力。但当她在刘学捍卫正义时,她也被网络暴力包围,很快患上了抑郁症,甚至丢掉了工作。

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名单很长。上海女孩打赏外卖200元,却被网络骂,跳楼身亡。女子取快递被出轨,因网络暴力患上抑郁症;“糖水爷爷”卖2元糖水,走红。网络暴力让他放弃了摆摊.可能有幸存者,但没有幸运儿。

为什么网络风暴屡禁不止?有人认为是因为违法成本太低,有人认为是因为参与者太多,真正被问责的人太少。也有人认为平台应该承担治理不善的责任。针对这些因素,法律正在发挥它的力量。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工作报告中强调:“对侵犯个人信息、煽动网络暴力侮辱诽谤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强调:“依法从严起诉网络诽谤、侮辱、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侵犯公民权利的犯罪。”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要求网站平台建立健全网络暴力预警防范机制,包括加强内容识别预警、构建网络暴力技术识别模型、建立网络暴力舆情应急机制等。

但我觉得要反思的不止这些。每一次这样的事件发生后,都有很多人在声讨网络暴力,表达“不放过每一个人”的愤怒。各种声音声讨“人渣不得好死”,诅咒网络恶霸及其家人。问题是,什么是网络风暴?“谁也别放过”的主体是谁?网络暴力不仅仅是别有用心的恶意造谣,更是在全貌不明的情况下迫不及待涌出来的愤怒,更是扔向受害者的一块石头。网络风暴就像沙尘暴。打在受害者身上的每一粒沙子都不是无辜的,但每一粒沙子都曾夸耀正义。

人总是有自己的局限性,经常会有偏见和误解。可惜很多人在不了解全貌的情况下,深信自己有真相,有道理,但只要正义在手,就可以不留余地,肆无忌惮地表达出来。或许,自省的目光也需要投在自己身上,否则,悲剧难以收场。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huanku@foxmail.com